薄蒴草
- 石竹科
- 薄蒴草属
- 薄蒴草
- Lepyrodiclis holosteoides (C. A. Mey.) Fisch. et Mey.
- 药用植物
一年生草本,全株被腺毛。
叶片披针形。圆锥花序开展;花梗细;萼片线状披针形;花瓣白色,宽倒卵形。蒴果卵圆形。
产华北、西北、西南等地。生于海拔1 200-2 800米(西藏普兰达3 900米)的山坡草地、荒芜农地或林缘。
全草药用。
一年生草本,全株被腺毛。茎高40-100厘米,具纵条纹,上部被长柔毛。
叶片披针形,长3-7厘米,宽2-5毫米,有时达10毫米,顶端渐尖,基部渐狭,上面被柔毛,沿中脉较密,边缘具腺柔毛。
圆锥花序开展;苞片草质,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;花梗细,长1-2 (-3) 厘米,密生腺柔毛;萼片5,线状披针形,长4-5毫米,顶端尖,边缘狭膜质,外面疏生腺柔毛;花瓣5,白色,宽倒卵形,与萼片等长或稍长,顶端全缘;雄蕊通常10,花丝基部宽扁;花柱2,线形。
蒴果卵圆形,短于宿存萼,2瓣裂;种子扁卵圆形,红褐色,具凸起。花期5-7月,果期7-8月。
产内蒙古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、西藏。
生于海拔1 200-2 800米(西藏普兰达3 900米)的山坡草地、荒芜农地或林缘。
花期全草药用,有利肺、托疮功效。